undefined

或許我長得一副天真無害,在台灣這個不太有搭訕文化的環境裡,我也被外國人搭訕過不少次。最誇張的一次是在溫州街的越南清化河粉吃麵,坐我斜對面的越南人千方百計想要跟我保持連絡的積極程度,讓我幾乎害怕他會跟蹤我回家。那碗麵我甚至沒吃完,趁他一不注意就結帳逃跑,一回到家就把門鎖起來一個晚上不敢出門。

在台灣,拒絕搭訕可能是從小被教育要保護自己。但是在美國的環境,搭訕這種事情稀鬆平常。就連爬上 Indian Stones 看個風景,都可以看到有人在互留聯絡方式,「如果你在找按摩師傅,可以聯絡一下。」就算不到留資料的程度,遇到陌生人也得閒聊幾句才是禮貌。在街上有人迎面而來,眼神不可以避開,要笑著打招呼。遇到朋友要音調高八度說噢我好想你,過得還好嗎?結帳的時候隨口抱怨一下晶片讀卡真慢好討厭。在和陌生人的交流裡,每個笑臉都看起來熱情洋溢。

因為熱情,所以有求必應?

但是也就僅此而已。如果把他們好意的客套當真,可能反而讓自己失望、讓他們不舒服。新認識一個朋友的時候,就算聊得投機,他們也不太會留臉書給我,大部分給我信箱或是手機號碼。他們是說他們不太常用臉書。但是信件和簡訊的來往真的很不即時。

為了瞭解在美國非營利組織的狀況,我寄信給比較有研究的同學問問題,當信已經寄出快一個月,我幾乎已經認定是我問過界,才收到她的回信。雖然信裡寫得詳盡熱情,但其時我的問題已經大抵用其他方法解決了。

過了一個月還願意回信的,已經算友善的了。前陣子因為語言用法的問題,我在期中報告的時候突然發現某堂課的課程大綱說明不清,用不同的方法詮釋的話,我可能會變成缺交半個學期的作業。心急如焚之下,我用信件討論串向整組另外四個同學發問。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是非問題,最後卻只有一個人回信,沒有回答到我的問題,還在信末加上一句「我想這些東西在課程大綱上面都寫得很清楚」。後來我又硬著頭皮低聲下氣的說我翻遍課程網都沒看到,請問她是在哪裡看到的,就再也沒有回音了。

這或許是因為,美國是個實實在在的個人主義社會。他們的學校教育訓練的思維是:你的人生是自己的,你必須自己解決問題,為你自己的成敗負責。

這個問題的另一個含義也是,在「解決問題」的方法之中,並不包括「向他人求助」這個選項。因為所有人都是憑自己的力量打造出一條生存之道,所以求助這種示弱的行為,只會被瞧不起而已。

這也讓我覺得我在台灣,實在太把他人的好意當作理所當然了。

別把善意當成「理所當然」

在台灣,向他人求助相對容易,就算對方並非真心想要幫忙,通常也會基於一份尊重或是希望給他人好印象的心理,委婉拒絕。我們假設他人如果不想失去友誼就「不能已讀不回」,如果重視這個團體就「不可以在大家趕死線的時候回家睡覺」。

但當我們把這些「待人處事」視為理所當然的同時,比起稱讚做到的人,更常責罵沒做到的人。忘了心存感激,忘了他人都是妥協了多少原則、做出多少讓步,才給得起一份成全。

我的德國朋友在台灣念書,碰到的交友難題和我剛好相反。他說,他們從小就被訓練要自己做選擇,對自己負責。但是這個作法的另一面,意味著相對不在乎他人的感受,推到一個極端就變成自私。

在台灣的這段期間,他發現東方的交友模式特別強調在西方的教育裡面叫做「同理心」(compassion)的部份,而這一塊情感在西方教育和社會很少被重視。他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同理心,在華人世界裡發展華人定義的人際關係。

又因為西方的社交場合通常是酒,話題通常是興趣或運動,但是華人的應試教育之下通常同學們對這些話題的涉獵也不多,他也沒辦法用過去習慣的方式建立人際關係。他因此陷入兩難。

這接續了所有留學生都都會面臨的問題:到底要怎麼樣交朋友?

跨出舒適圈的迷思與代價

有些人認為難得出國,就要體驗一些在國內體驗不到的生活模式。但是一定要認識外國人的壓力,背後其實潛藏對「外國文化」太過美好的想像:認為擁有很多不同國籍的朋友是胸襟寬闊、積極進取,而待在台灣朋友圈是膽小怕事、安於現狀。殊不知身份反過來看,外國人他們自己也大多待在同個國家的交友圈:挪威人跟挪威人講話,韓國人跟韓國人聊天,中國人因為我們聽得懂中文,當他們一大群聚在一起的時後我們更能分辨。喜歡待在自己的文化圈交朋友,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。

有些人認為不必刻意崇洋,順其自然就好,但是不可否認西方人對於 work-life ballance 的平衡真的比較完善,跟他們相處可以學習到截然不同的價值觀,也會接觸很多平常接觸不到的新鮮事物。例如他們平日假日切分得很清楚,放假不工作就是不工作。例如他們的休閒娛樂包括去酒吧看球賽、逛博物館聽音樂會、攀岩衝浪等等。同個時間亞洲同學可能只是相約一起去打打球吃個飯而已。如果沒有特別付出心力去認識外國人,很難被拉進他們的邀請名單裡面。

總結而言,選擇哪一種交友圈就必定有相應的代價。要深交一兩個亞洲朋友,就會少掉跟團開趴的機會。參加再多派對,也可能沒有半個人可以一起分享煩惱。所以最後還是回歸到個人喜好:想要怎麼樣的人際關係,想要透過人際關係獲得什麼?需要心靈支持與陪伴,還是想要開眼界長知識?

到今天為止落地美國剛好滿兩個月。在兩個月內認識二十幾個非台灣人和三十幾個台灣人之後,我終於逐漸放下「一定要認識外國人才叫跨出舒適圈」的壓力,慢慢比較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際關係。朋友來來去去有如過江之鯽,心力有限務必好好珍惜。

Source from: http://www.cw.com.tw/blog/blogTopic.action?id=687&nid=7286

Talk Club logo

 
 

 美國 加拿大 中學 大學 研究所 語言學校 專業代辦服務 
【台北】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41號11樓之1︱TEL: 02-2388-4606
【高雄】高雄市新興區民權一路251號11樓之6︱TEL: 07-222-8380
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lkclubblog 的頭像
    talkclubblog

    美立達 遊學留學中心|22年專業權威 美國 加拿大 英國留學 遊學 美國私立高中 海外實習 證照課程 美國獨立教育顧問協會認證IECA

    talkclub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