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南科實中雙語部學生林秉儀,在美國大學入學測驗SAT拿下滿分,錄取了包括柏克萊、卡內基美隆、洛杉磯加大(UCLA)等12所名校,出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的著名研究型大學─紐約州羅切斯特大學(University of Rochester)甚至祭出將近台幣560萬元的獎學金大搶人才!
是暑假每天一本三百多頁的英文小說。
國立南科實中雙語部學生林秉儀,在美國大學入學測驗SAT拿下滿分,錄取了包括柏克萊、卡內基美隆、洛杉磯加大(UCLA)等12所名校,出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的著名研究型大學─紐約州羅切斯特大學(University of Rochester)甚至祭出將近台幣560萬元的獎學金大搶人才!
是暑假每天一本三百多頁的英文小說。
我這一代的台灣人,小學、國中、高中九年義務教育後,進入大學,大學畢業後選擇出社會工作或唸研究所,等到差不多的時間,結婚生子,自組家庭,這是符合社會期待的「標準」人生進程。來到歐洲以後,我從與同學的相處中得到一記當頭棒喝:沒有什麼所謂的「標準人生流程」,每個人都獨一無二,每一個的人生都不一樣。
歐洲國家的大學生,通常是自己「選擇」唸大學,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在入學的時候都已經超過二十歲了,高中畢業後選擇花ㄧ兩年「壯遊出走」或「打工度假」是常態,選擇先出社會體驗人生的同學也很多,甚至有不少人是在某一個領域工作過一段時間,覺得真的很感興趣,才又回到校園學習。唸到一半,突然有工作機會,就放棄或者中斷學業,先去工作的情況根本不稀奇。